没用该节点时,虽然时长加长了,但视频的变化很少,甚至像静态画面,加入该节点后,视频动画更流畅也变化幅度也大。
uniform_standard则是对应上面右边context视频
uniform_standard模式适合正常连贯的故事、镜头不断流动的场景。
uniform_looped适合做循环动画、短片段反复运动的效果。
static_standard模式则适合背景固定、动作变化小的场景,比如直播间场景、静态镜头里的人物变化
在 WanVideo 长视频生成中,默认是生成 81帧(context_frames=81),短片效果最好。
当生成更长视频(如 257帧)时,通过滑动窗口(Context Windows)分段生成,保证连贯性。
- context_frames:每次生成的帧数(比如81帧)。
- context_stride:每隔多少帧滑动开始新一段,步长越小越连贯。
- context_overlap:窗口间最少重叠帧数,重叠多,过渡更自然。
一般 stride 设置4~8较为平衡,stride越小连贯性越好,但推理速度更慢。过大ComfyUI容易崩掉(我设置16的时候崩掉了)。
context_overlap大(重叠多):
- ➔ 相邻片段共享的帧数多,衔接更自然,过渡更顺滑,连贯性更好;
- ➔ 但推理量稍微增加,生成时间稍慢。
context_overlap小(重叠少):
- ➔ 共享帧变少,段落之间容易出现轻微跳跃感或者连贯性下降,
- ➔ 但速度更快,占用资源更少。
overlap过大,重复的帧数越多,整体动感稍微钝化一些
freenoise 在生成每个 context 窗口(片段)时,打乱初始噪声,避免视频生成时出现“重复模式”或“规律性伪影”:
- freenoise = True:每段窗口使用不同的随机噪声,
- ➔ 视频更加自然、有随机感、减少规律性纹理或画面抖动。
- freenoise = False:所有窗口用同一组噪声继续生成,
- ➔ 连续性稍好,但容易出现重复感或者画面抖动。
image_cond_start_step
- 含义:从第几步开始,使用上一窗口生成的图像作为后续生成的"参考条件"(cond)。
- 默认是 6 步,也就是说,前6步是用原始初始图(如图生视频的首帧)来做条件,第6步后,就可以动态地用上一个窗口的生成结果作为条件。
- 作用:可以让视频连贯得更自然,后续帧不会偏离太远,特别是长视频。
image_cond_window_count
- 含义:每次参考多少个"窗口"的结果来做条件。
- 默认是 2,就是说,可以把前两个小片段的生成结果一起作为下一阶段生成的参考,而不是只靠第一帧。
- 作用:增加连贯性,还可以让内容变化得更流畅,不容易跳帧或者断裂。
这两个是作为实验性参数,保持默认值即可